2012年4月9日星期一

衍射光不存在光程差

                                                                                         作者李青梅
。。。。。。。。。。。。。。。。。。。。。。。。。。。。。。。。。。。。。。。。。。





                                                                                                  —                  ——衍射光的偏折方向证实:衍射現象是力的作用 (之 三)
      上面我們已經講了《泊松亮斑——是折射形成的》《衍射現象,是力的作用》,已經說明光子與物質之間有引力作用。衍射現象是光子受到物質表面的引力作用,而發生的偏折現象。由此推斷:衍射光的偏折方向一定是向有物質的那邊偏折。到底是不是這樣呢?我們現在來驗證一下。
一、物質在外,波向外偏折
   波在經過物質表面的時候,發生偏折,折射方向是:物質在外,波向外面偏折。如(圖1),波向有物質存在的那邊偏折。
                 
                 (圖1),物質在外,波向外面偏折
      光子衍射的方向是朝向有物質的地方偏折,這一現象,也可以證明:光的衍射現象,與物質的引力有關。
二、圓孔衍射的圖樣的形成:物質在外,光向外折射 .
       物質(圓孔壁)在外,光(波)的偏折方向向外。
             
    (圖2)圓孔衍射的圖樣的形成:物質在外,光向外折射 .
三、物質在內,衍射光向內偏折
        光經過物質表面,也發生折射現象,如(圖3),光在物質表面的折射方向是:向有物質存在的那邊折射,向物質表面方向偏折,即,物質在內,光線要向內偏折。 
                                         
             (圖3)物質在內,波向內偏折
      (圖3)是我根據星光經過太陽附近發生偏折修改的,波經過障礙物發生偏折,和光經過障礙物(太陽)發生偏折是一種現象,都是能量受到物質的引力而產生的偏折現象。
四、衍射光的偏折方向:是力的作用
           (圖4)波經過障礙物發生偏折,和光經過障礙物(太陽)發生偏折是一種現象,都是能量受到物質的引力而產生的偏折現象。也可以說:光經過太陽附近發生的偏折現象,就是一種衍射現象。這一現象,可以證實:衍射現象是力的作用。
                  
          (圖4)光遇到障礙物(太陽)發生偏折,繞到障礙物背後(陰影區)繼續傳播的現象。
      (從(圖1)和(圖2)、(圖3)可以看出,光在物質表面的折射方向是:向有物質存在的那邊折射,向物質表面那邊偏折。物質在外,光的折射方向向外,物質在內,光的折射方向向內,表明物質對光有引力。 
五、泊松亮斑的形成
   泊松亮斑的形成原因,物質在內,光向內偏折。泊松亮斑:光經過圓盤表面(厚度),向內發生折射,形成了泊松亮斑。如(圖5)
        
         (圖5)泊松亮斑:光經過圓盤表面(厚度),向內發生折射。
      星光經過太陽附近發生偏折,和泊松亮斑的形成是相同的原因,泊松亮斑的形成是光經過圓盤發生偏折現象,都是光經過障礙物,受到引力的作用發生偏折現象。
      光子衍射的方向是朝向有物質的地方偏折,這一現象,也可以證明:光的衍射現象,與物質的引力有關。
六、如果兩邊都有物質,波朝離得近的物質偏離
      如果兩邊都有物質,比如(圖1)的a、b,波朝離得近的物質(小孔壁)偏離,因為力來自小孔壁,離得近的一邊,引力相對較大。如果把單縫AB分成很多波帶,相同半波帶的光子,位置相同,它們的偏折方向———衍射方向也相同,如(圖6)。菲涅爾原理是錯誤的。這可以通過實驗驗證:在螢幕前再放一個螢幕,移動該螢幕位置就可以確定衍射光軌跡。不會和菲涅耳所說的那樣,同一位置(每個半波帶)光子既向上偏折,也向下偏折,那是不可能的。詳細見《實驗驗證:衍射光的軌跡》
                   
        (圖6)相同半波帶的光子,位置相同,它們的偏折方向也相同。
         由於力的作用,衍射光向小孔兩邊偏,根本不相交,所以,衍射光沒有光程差之說
        總之,光子的偏折方向,與力有關,哪邊的物質引力大,光子就朝哪邊偏折。星光經過太陽附近,朝太陽那邊偏折,也是這個道理。
七、不確定關係、概率波都是錯誤的
        同一位置的光子的偏折方向,都是確定的,與小孔壁的引力有關。
        對於小孔內固定的位置來說,小孔壁的引力是確定的。也就是說:如果測定了光子進入小孔之前的位置,完全可以確定光子的偏折路徑,進而確定通過小孔之後的位置。所以,不會有‘光子、電子通過小孔後,出現在哪里都有可能’的狀況。所以,不確定關係是完全錯誤的理論。還是愛因斯坦對海波森及其理論的評價正確:“上帝沒有在擲骰子。”
概率波、不確定關係都認為物質沒有確定的位置,認為衍射光的軌跡遵從概率性的統計規律,不遵從經典的軌道力學,這是完全錯誤的,所以:伯恩的概率波也是錯誤的。
        而且,根據同一種光子經過不同物質的小孔壁的偏折程度,也可以測定該小孔壁(該物質)的內部引力。

八、實驗證實:光程差公式是錯誤的      

       没有光程差存在,却搞出一个光程差公式,那麼,這個光程差公式肯定是錯誤的,详细见《
實驗證實:光程差公式是錯誤的》,該篇文章與本文呼應,都說明一個真理:光程差公式是錯誤的。
         根本沒有光程差存在,所以也不該有半波帶法,這個結論還與《菲涅爾的半波帶法是錯誤的》相呼應,互相支持。








                                                                                                                                                                                    
摘自《揭開能量的神秘面紗》 李青梅著 
    作者聲明:任何國家、單位、個人,不得抄襲和翻印本書中觀點、文字及圖片,如需少量引用,須注明出處。用作教科書等商業用途及其它,須經作者書面同意。 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2012年4月7日星期六

光電效應證實波動性是錯誤的

                                                                                         作者李青梅
。。。。。。。。。。。。。。。。。。。。。。。。。。。。。。。。。。。。。。。。




       波動性與光電效應實驗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光電效應證實波動性理論是錯誤的。
 

 
一、什麼叫光電效應?光電效應與電磁理論、波動性的矛盾
          
         “光 電效應是指物質吸收光子(photon)並激發出自由電子的行為。當金屬表面在特定的光輻照作用下,金屬會吸收光子並發射電子(electron),發射出來的電子叫做光電子(photoelectron)。光的波長需小於某一臨界值(相等於光的頻率高於某一臨界值)時方能發射電子,其臨界值即為極限頻率和極限波長。臨界值取決於金屬材料,而發射電子的能量取決於光的波長而非光的強度,這一點無法用光的波動性解釋。還有一點與光的波動性相矛盾,即光電效應的瞬時性,按波動性理論,如果入射光較弱,照射的時間要長一些,金屬中的電子才能積累住足夠的能量,飛出金屬表面。可事實是,只要光的頻率高於金屬的極限頻率,光的亮度無論強弱,電子的產生都幾乎是瞬時的,不超過十的負九次方秒。正確的解釋是光必定是由與波長有關的嚴格規定的能量單位(即光子或光量子)所組成。這種解釋為愛因斯坦所提出。
”——維基百科《光電效應》——維基百科《光電效應》

           “實驗規律用經典的電磁理論說明時,遇到了很大困難。這主要表現在,按照經典理論,無論各種頻率的入射光,只要其強度足夠大,就能產生光電效應。然而光電效應的實驗卻得出,若入射光的頻率低於截止頻率,無論多強的光,都不能產生光電效應。此外,按照經典理論,光電子逸出是直接吸收照射在金屬表面的光的能量,當入射光較弱,金屬中的電子需要足夠的時間積累住足夠的能量,因此,應經歷一段時間才有光電子從金屬表面溢出。可事實是,只要光的頻率高於金屬的極限頻率,光的亮度無論強弱,照射和光電子的釋放,幾乎是同時發生的。”——《工科物理教程》359頁

二、光電效應可以證實:電磁理論是錯誤的
       電磁波理論與光電效應實驗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
      1,在光電效應中,要釋放光電子顯然需要有足夠的能量。根據電磁波理論,光是電磁波,電磁波的能量決定於它的強度,即只與電磁波的振幅有關,而與電磁波的頻率無關。而光電效應的實驗規律是“光電效應中產生的光電子的速度與光的頻率有關,而與光強無關。”,可以說光電效應的實驗規律與電磁波理論相矛盾。
        2,“光電效應的瞬時性”也與電磁波理論相矛盾,因為根據電磁理論,對很弱的光要想使電子獲得足夠的能量逸出,必須有一個能量積累的過程而不可能瞬時產生光電子。
         所有這些實際上已經曝露出了電磁波的缺陷,要想解釋光電效應必須否定電磁理論。愛因斯坦的粒子說成果正是在否定電磁波理論的基礎上建立的。

三、矛盾體能否並存?不能

          1,什麼叫矛盾?矛盾即不可共存
             有些人不理解矛盾的意思,矛盾一詞的來源是這樣的“有個賣盾和矛的楚國人,誇他的盾說:‘我的盾堅固無比,任何鋒利的東西都穿不透它。’又誇耀自己的矛說:‘我的矛鋒利極了,什麼堅固的東西都能刺穿。’有人問他:‘用您的矛來刺您的盾,結果會怎麼樣呢?’那人便答不上話來了。刺不破的盾和什麼都刺得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百度百科《矛盾》。在邏輯中,矛盾被更加特殊化的定義為同時斷言一個陳述和它的否定,互相矛盾的理論不可共存。互相矛盾,指兩個理論、說法互相牴觸,不可同時成立。
              2,矛盾的理論不可並存
             相互矛盾的兩個理論能否並存?肯定不能。刺不破的盾和什麼都刺得破的矛,這互相矛盾的兩個理論只能有一個可以成立,另一個是假的,不可能都成立。哪一個理論成立,要靠實驗來檢驗。如果不想檢驗或無法檢驗,兩個都作為假說存在,或者作為都不成立來對待,而不能兩個同時都作為成立來對待。
             相互矛盾的兩個理論就是不能共存的理論,就好比“波動性”和“粒子性”就是兩個互相矛盾的理論,只能有一個是對的。“波粒二像性”的提法實在荒謬。這就好比說“我的矛能擊穿任何盾。我的盾能任何矛都不能擊穿”都對,對的理由是“有時候一個矛能擊穿任何盾。有時候一個盾任何矛都不能擊穿,這要看使用的人等因素”,有人因此認為真理存在相對性,這是極其錯誤的。在不能辨明的情況下,兩個相互矛盾的理論都不能作為真理,只能定義為假說。或者把這兩句話修改為“目前有一個矛能擊穿任何盾”,只記載事實,事實就是真理。
              對於粒子性和波動性,我現在已經證實波動性是錯誤的,粒子性是正確的。在不能辨明的情況下,相互矛盾的理論應按照‘假說’對待。
            3,當理論與事實、實驗有矛盾(不可共存),理論錯
            理論與事實、實驗相矛盾,意思就是理論與事實、實驗不可共存,此時,理論錯。因為事實、實驗是不可改變的,是存在的,與實驗規律相矛盾的必須是錯誤的理論,不然,怎麼用實驗檢驗理論?與實驗符合不符合,你都是真理,那就不存在“實踐事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與實驗不符合的理論一定是錯誤的”“真理通常被定義為與事實或實在相一致”這些檢驗標準的標準都無從談起了,無法斷定理論的對錯了。實驗也是事實,都是客觀存在。
              某人的理論“羊都是白色的”,事實是羊有花的、黑色的,這證明某人的理論是錯誤的。如果一個人看見了黑羊依然說:“‘羊都是白色的’這個理論是正確的”,我們只能說這個人是白痴,在不顧事實的胡說八道。同樣的道理,楊氏、麥克斯韋搞出了電磁波等波動性理論,認為“電磁波的能量決定於它的強度,即只與電磁波的振幅有關,而與電磁波的頻率無關”,而光電效應(這是存在的無法否認的事實)的產生卻與頻率有關,與強度和振幅無關,這就足以證明波動性理論是錯誤的了。可以說,光電效應對於波動性來說就是一隻徹底否定它的‘花羊’,是波動性理論無法迴避的事實,為什麼還有人無視光電效應這只‘花羊’的存在,依然認為波動性這個“白羊理論”是對的呢?這人不是白痴嗎?是的,說波動性是對的人,就是不顧光電效應存在的事實,在胡說八道。
               總結:波動性與光電效應有矛盾,波動性理論錯。光電效應證實了電磁波理論、波動性理論是錯誤。  

三,為什麼人們在發現波動性與光電效應的矛盾之後,沒有廢除波動理論?

           人們在發現波動性與光電效應的矛盾之後,曾經有過激烈的爭論,這就是長達數年的波動性和粒子性之爭。支持兩個互相矛盾的理論的學者,依據事實進行辯論,以確定哪個是正確的,這是正常的。爭論正酣之時,一個大師級人物提議:“讓兩個都對,大家偃旗息鼓”,於是礙於大師的面子和話語的份量,大家就稀里糊塗的二者都承認,搞出一個‘波粒二像性’這個互相矛盾的怪胎。就像對“我的矛能擊穿任何盾。我的盾任何矛都不能擊穿”都承認,搞個‘矛盾統一體’。‘波粒二像性’就是糊塗的‘矛盾統一體’。“讓兩個不可共存的兩個理論都對”這個提議糊塗啊!!本身就說明提議者對邏輯一竅不通,是個邏輯白痴,這做法對科學是極其不負責任的態度,在理論界講和事老、講權威這都是不正常的。      
              我現在已經證實波粒二像性是錯誤的,只有粒子性,波動性是錯誤的,見《 李青梅已經證實———波粒二像性’是錯誤的 》。










                                                                摘自《揭開能量的神秘面紗》李青梅著
        作者聲明:任何國家、單位、個人,不得抄襲和翻印本書中觀點、文字及圖片,如需少量引用,須註明出處。用作教科書等商業用途及其它,須經作者書面同意,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2012年4月4日星期三

赫茲沒有證實:光是電磁波

 
                                                                                        作者李青梅
。。。。。。。。。。。。。。。。。。。。。。。。。。。。。。。。。。。。。。。
       

        在《波粒二像性是錯誤的》裡面,我已經證實了‘光是光能,不是波。’那麼,當無線電輻射與光具有同樣特性的時候,無線電輻射是不是波呢?答案應該是:不。

一,我已經證實:光是光能,不是光波

            首先,我已經證實了光不是波,不能稱為光波,而應該稱為光能。光所具有的衍射、交叉(即所謂的干涉)現象,不是波動特有的現象,詳細見 干涉、衍射現象不是波的特性也就是說:交叉(干涉)、衍射現象不能證實光是一種波,沒有任何現象證明光是波。

            其次光,不具有干涉現象》,光的所謂干涉現象與干涉的定義不符,  光的干涉現象:是光線交叉現象等等文章已經證實光不是波,光沒有波動,不具有波的特性。

           第三,  偏振現象也不是波動的特性,不能證實光是橫波,偏振現象證實光子在直線傳播》,沒有波,更《沒有橫波、縱波之分》。

           第四, 波動方程是:質元振動方程》,可以用波動方程來表達的現象,也只是振動現象,不是波動現象。

二、  赫茲的實驗只證實‘光是一種電磁現象’,光不是波,所以,電磁現象也不是波(電磁波)。

         “赫茲在實驗時曾指出,無線電輻射可以被 反射、折射 和如同可見光、熱波一樣的被 偏振 。他證明了無線電輻射具有與光類似的特性,如反射、折射、衍射等,並且實驗了兩列無線電輻射的干涉,同時證實了在直線傳播時 ,無線電輻射的傳播速度與光速相同,並發現電磁場方程可以用偏微分方程表達,通常稱為波動方程,1889年在一次著名的演說中,赫茲明確的指出,光是一種電磁現象,從而全面驗證了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的正確性。  ”這是現在的普遍認同的觀點,是教科書的內容。我們來分析一下這段話:

           (1)赫茲的結論‘光是一種電磁現象’

             從這話裡可以看出,赫茲只是證實了:  光是一種電磁現象。所有這一切實驗現象只能得出結論:光與無線電輻射是同一種現象。如果光是一種波,可以由此類比推斷出‘電磁現象也是一種波’,那麼,如果光不是一種波,可以類比出‘電磁現象也不是一種波’,不可以類比推理出‘電磁現象是一種波’這個結論。

          (2)光不是一種波,‘光是一種電磁現象。’所以,電磁現象也不是一種波。

           之前,人們普遍認為:光是一種波,所以,赫茲可以類比推斷出電磁輻射也是一種波,進而證實麥克斯韋的理論。現在,我已經證實了《光不是波,波粒二像性是錯誤的》,‘光是一種波’是錯誤的結論,所以,可以根據赫茲的結論類比出:無線電輻射也不是一種波,只是一種輻射能,一種能量,可以稱為電磁能,不存在電磁波。所以,現在赫茲的結論應該這樣表述:
          光不是波,不能稱為光波,而‘光是一種電磁現象’,可以推斷出:電磁現象不是一種波,不能稱為電磁波。

三,赫茲的實驗不能證實‘光是一種電磁波’

          我們看赫茲實驗得出的無線電輻射的特性:可以反射、折射、衍射、干涉、偏振,與光速相同,電磁場方程可以用波動方程來表達。那麼,這些特性是不是波動的特性呢?不是。這些特性是不是可以證實電磁現象時波動現象呢?不可以。分解如下:
         首先:反射、折射是幾何光學的範疇,不是波動現象。
         其次,干涉、衍射現象不是波的特性,干涉、衍射與波動無關。
        第三,偏振現象證實光子在直線傳播》,偏振現象與波動無關。
   第四, 波動方程是振動方程》,所以,用波動方程來表述也只能說:無線電輻射具有振動的特性,電磁現象是一種振動現象
              綜上所述:赫茲的實驗現象中,沒有任何一個現象證實電磁能具有波(波動)的特性。所有這一切現象都不能證實無線電輻射是波動現象,不能證實無線電輻射是一種波。 

四、  赫茲有沒有證實麥克斯韋的理論?沒有。

         如果麥克斯韋的結論是“光是一種電磁現象”,那麼,可以說赫茲的理論“全面驗證了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的正確性。 ”,如果,麥克斯韋的理論是‘光是一種電磁波’‘電磁輻射是一種波’等等與波動有關的理論,那麼,赫茲的實驗不能驗證麥克斯韋的理論。赫茲的實驗不能證實電磁現象是波動現象。

            麥克斯韋的理論是說電磁能是一種波動現象,那麼,赫茲並沒有證實麥克斯韋的理論,詳細見《‘光是一種電磁波’的理論是錯誤的,麥克斯韋方程不成立










                                                                                  摘自《揭開能量的神秘面紗》李青梅著
        作者聲明:任何國家、單位、個人,不得抄襲和翻印本書中觀點、文字及圖片,如需少量引用,須註明出處。用作教科書等商業用途及其它,須經作者書面同意,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


本文鏈接的文章都是簡體字,習慣看繁體字的朋友可以通過簡轉繁網站(网址http://cdict.info/convert/), 直接输入需要轉化的頁面的网址,就可以把簡體網頁整體轉化為繁體字網頁來查看。

LC電路沒有振動(振盪),不屬於簡諧運動

 
                                                 作者李青梅
。。。。。。。。。。。。。。。。。。。。。。。。。。。。。。。。。。。。。。。。。。

一,什麼叫振動(簡諧運動)?

       (一)  簡諧運動定義:       

        是最簡單最基本的振動,又名簡諧振動。物體在跟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總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覆力作用下的振動叫簡諧振動。任何複雜的振動都可看做若干簡諧運動的疊加.
                      
     說明:

      1,,作簡諧振動的物體,受到的合外力和位移成正比這一點,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但是對於方向恆相反這一點,初學者並不容易理解,錯誤地認為在物體由平衡位置向最大位移處運動的過程中,位移是指向最大位移處,這和所受的作用力反向;由最大位移處向平衡位置運動的過程中,位移是指向平衡位置,這和所受的作用力同向;這樣似乎外力和位移的方向時而相反,時而相同了。造成這種看法主要是由於不理解簡諧振動中,位移始終是指物體相對於平衡位置的位置變化,這就是說,物體對平衡位置的位移總是背向平衡位置。而回覆力的方向總是指向平衡位置,所以二者方向恆相反。

       2,在教學中,我們還要強調,作簡諧振動的物體除了受到大小跟位移成正比、方向恆相反的回覆力作用外,不受其他不平衡力的作用,或者說物體所受的合外力大小和位移成正比,方向恆相反。對於既受大小跟位移成正比、方向恆相反的回覆力作用,同時又受其他不平衡力作用(如阻力),物體所作振動就不是一種簡諧振動。

     (二),振動的動力學特徵:
      “振動的動力學特徵:在彈性力或者準彈性力與慣性共同作用下的運動。”——《工科物理教程》103頁。也就是說:振動的過程中必須有力的作用。沒有力的作用就沒有振動現象。

     (三)振動的能量特徵:
              系統做簡諧運動時,其動能和勢能在不斷的相互轉化,但是,總機械能始終保持不變。簡諧振動作等幅振動,理想狀態下可看作做能量守恆的運動。
                      EK+EP=常量

      (四)振動物體——彈簧振子的運動軌跡:是直線,而不是振動曲線
         “振動曲線表明的是表明的是振動量隨時間變化的函數關係,且不可理解為振子的運動軌跡,對一維彈簧振子來說,其運動軌跡是直線(變加速直線運動),而不是曲線。”——《工科物理教程》103頁。也就是說:振動曲線不是振子的運動軌跡。

       (五)簡諧運動方程:y是位移,是直線距離
            簡諧運動方程y=Acos(ωt+φ),這裡的y是位移,是振動量,是直線距離。A也是直線距離。

二、LC電路有沒有振動?沒有

       “振動的動力學特徵:在彈性力或者準彈性力與慣性共同作用下的運動。”——《工科物理教程》103頁。振動的過程中必須有力的作用。沒有力的作用就沒有振動現象。而LC電路運動的過程中沒有力的作用,也沒有慣性的作用,更別提什麼‘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LC電路不具備振動(振盪)的特徵,所以LC電路不屬於簡諧運動。

三,無線電輻射(電磁能)有沒有波動?沒有,不能稱為電磁波。

           波動:振動的傳播過程稱為波動。如果LC電路不是振動現象,那麼,無線電輻射現象中就沒有振動現象。電磁能既然沒有產生振動,所以,也不存在振動的傳播過程——波動,不存在電磁波。
          電磁波是什麼的振動在傳播呢?沒有任何振動在傳播,電磁場的傳播就是直線傳播。
          如果電磁能是波動的,那麼LC電路里的電磁能也是波動的,那就成了電磁波(波動)的傳播產生了LC振動電路,即波動產生振動。
          如果電磁場是波動的,LC電路里的電磁場也是波動的,不會存在LC電路是振動的,電磁場是波動的。
          即使LC電路是振動的,這也不能推出電磁場就是波動的,因為電磁場的傳播並非是LC電路的傳播。LC電路是否振動都不能成就‘電磁波’這一概念的產生。   

四,光是一種電磁現象,光直線傳播,電磁場也是直線傳播。
        光是直線傳播,這都已經被大量實驗驗證。(詳細見《波動論 和 直線傳播勢不兩立》)。在《赫茲沒有證實:光是電磁波》中,我讲过,赫茲證實‘光是一種電磁現象’,根据這两点就可以推出:電磁現象(光)是直線傳播。即光和電磁場、電磁能、無線電輻射一樣,都是直線傳播的。








                           摘自《揭開能量的神秘面紗》 李青梅著
                             此文內容屬於 第一章《微觀粒子沒有波動性》 
   作者聲明任何國家、單位、個人,不得抄襲和翻印本書中觀點、文字及圖片,如需少量引用,須註明出處。用作教科書等商業用途及其它,須經作者書面同意,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

本文鏈接的文章都是簡體字,習慣看繁體字的朋友可以通過簡轉繁功能(网址http://cdict.info/convert/),直接输入网址,就可以把簡體網頁整體轉化為繁體字網頁來查看。

水波沒有振動,更沒有波動

                                                                                  作者李青梅
。。。。。。。。。。。。。。。。。。。。。。。。。。。。。。。。。。。。。。。。。。


一,什麼叫振動(簡諧運動)?

       (一)  簡諧運動定義:         是最簡單最基本的振動,又名簡諧振動)。物體在跟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總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覆力作用下的振動叫簡諧振動。任何複雜的振動都可看做若干簡諧運動的疊加.

         (二),振動的動力學特徵:
      “振動的動力學特徵:在彈性力或者準彈性力與慣性共同作用下的運動。”——《工科物理教程》103頁。頁就是說:振動的過程中必須有力的作用。沒有力的作用就沒有振動現象。

       (三)振動的能量特徵:
              系統做簡諧運動時,其動能和勢能在不斷的相互轉化,但是,總機械能始終保持不變。簡諧振動作等幅振動,理想狀態下可看作做能量守恆的運動。
                      EK+EP=常量

         (四)振動物體——彈簧振子的運動軌跡:是直線,而不是振動曲線
         “振動曲線表明的是表明的是振動量隨時間變化的函數關係,且不可理解為振子的運動軌跡,對一維彈簧振子來說,其運動軌跡是直線(變加速直線運動),而不是曲線。”——《工科物理教程》103頁。也就是說:振動曲線不是振子的運動軌跡。

       (五)簡諧運動方程:y是位移,是直線距離
            簡諧運動方程y=Acos(ωt+φ),這裡的y是位移,是振動量,是直線距離。A也是直線距離。

二、水波有沒有振動?沒有
        “作簡諧運 振動系統具有動能和勢能,動能和勢能在一個週期內,相互轉化,但任意時刻總能量保持不變。。。。。。波的能量特徵又是怎樣呢?........在波的傳播中,能量不斷的流過來,又不斷傳下去,所以,波的傳播過程就是能量的傳播過程,好似波的能量處於不斷的流動之中,故而稱之為能流。理論計算表明,平面簡諧波的能量是隨x,t變化的,動能最大時勢能也是最大值,反之,動能為零時勢能也為零,即質元的總能量為零
                               dE=dEK+dEP
                                          
                    (圖1)a處質元,  動能為零時勢能也為零,即質元的總能量為0。a處質元能量時而為零時而不為零,能量不守恆。

           如圖, a處質元 , 當勢能為零時候,動能也為零,此時總能量也為零。.........它不像單獨作簡諧運動那樣能量守恆,而是能量傳過來時候達到最大值,繼而全部傳下去了,總能量變為零,”。”——《工科物理教程》167——168頁,水波的能量不守恆,與振動的能量特徵不符,這種情況下水波各質元不可能有振動產生。 
  
三,水波有沒有波動?沒有
     波動:振動的傳播過程稱為波動。機械波(水波)既然沒有振動,所以,也不存在振動的傳播過程——波動,不存在機械波。

四,水波(機械波)是怎麼形成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水波是怎麼形成的?水波(機械波)在怎麼運動?直線傳播,詳細見《 波,直線傳播 波=波峰,沒有波谷 》,從這兩篇文章看出,波就是一個個獨立的波峰在直線傳播,根本沒有波動和振動。
      波動,字面的意思就是:像波一樣曲線運動,之前,人們總是認為水波在曲線傳播。現在我證實:波在直線傳播。那麼,波動的意思就是:像波一樣直線運動。

五,機械波——水波沒有振動,不能套用振動方程,所以沒有波動方程存在
       因為波動方程就是振動方程,詳細的論證見 波動方程是:質元振動方程  ,既然質元沒有振動,所以,機械波——水波不能套用振動方程,所以沒有機械波波動方程存在。
            



                           摘自《揭開能量的神秘面紗》 李青梅著
                             此文內容屬於 第一章《微觀粒子沒有波動性》 
   作者聲明任何國家、單位、個人,不得抄襲和翻印本書中觀點、文字及圖片,如需少量引用,須註明出處。用作教科書等商業用途及其它,須經作者書面同意,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的文章都是簡體字,習慣看繁體字的朋友可以通過簡轉繁(网址http://cdict.info/convert/)直接输入网址,就可以把簡體網頁整體轉化為繁體字來查看。

                                                                         

實驗證實:光程差公式是錯誤的

 

                       作者李青梅
。。。。。。。。。。。。。。。。。。。。。。。。。。。。。。。。。。。。。。。。。。




                                                              ———實驗證實:光程差公式不存在
 
 
 一、波程差公式的來歷和推導過程:

       

                  波的干涉條件:頻率相同,振動方向相同,相位差相同或者相位差恆定。
      “干涉結果:兩列波在介質中任一點相遇時,該點質元參與的兩個分振動有恆定的相位差,對於不同的點,相位差雖不同,但均不隨時間t變化,合振動加強則始終加強,(注意:這裡實際就是兩個同方向、同頻率的簡諧運動的合成)合振動減弱,則始終減弱。合振動呈現加強和減弱交替的穩定圖樣。這種現象稱為波的干涉現象。如(圖1) 
                              
                                                              (圖1)   水波干涉實驗圖
                                                    (圖2) 水波干涉
 
            我們設兩個相干波源S1、S2,見(圖2),振動方程分別是    
            y10=A1cos((ωt+φ 1)     
            y20=A2cos(ωt+φ2)
          雖然,這兩個波源滿足相干波源的條件,即:同方向、同頻率(ω)相同,和相位差恆定(  Δφ=φ2-φ1不隨t變化),它們在介質中傳播形成兩列相干波,到達空間某點的質元振動方程分別為    
              y1=A1cos((ωt+φ 1 -  2πr?/λ )                                                              
              y2=A2cos(ωt+φ2- 2πr?/λ )                                                            
            此時表明,點p處的質元同時參與了兩個同方向、同頻率的簡諧振動。合振動仍為簡諧振動。           
 
           即:   y=y1+y2=Acos((ωt+φ  )       
         根據干涉的條件,推導出公式: Δφ=φ2-φ1-2π(r?-r?)/λ                                
        根據干涉的條件,推導出公式:
     對適合條件
        Δφ=φ2-φ1-2π(r?-r?)/λ =2k π                       (k=0、±1、±2······)         加強    (1-1)   
            的空間各點,合振幅最大,其值為A=A1+A2..,在這些點,合振動振幅最大。稱兩列波在這些點干涉相長。
         凡滿足下列條件,
        Δφ=φ2-φ1-2π(r?-r?)/λ   =( 2k+1) π                (k=0、±1、±2······)         減弱  (1-2)     
         的空間各點,合振幅最小,其值為
        據式 (1-1)  (1-2)   ,兩列相干波在空間任意一點引起的兩個分振動的相位差是一個恆定的量,這就是說,兩列相干波疊加的結果,其合振幅A或者合強度I在空間形成一個穩定分佈的圖樣。
      如果設法使φ2=φ 1,則相位差只由波程差r?-r?來決定了。上述相位差條件(1-1)(1-2)  就可以簡化為:
            δ=r2-r1=kλ                         (k=0、±1、±2······)加強          (1-3)
            δ=r?-r?=(2k+1)λ/2            (k=0、±1、±2······)減弱          (1-4)
      在波程差等於零,或者波長整數倍的空間各點,合振動的振幅最大,稱兩列波在這些點干涉相長。在波程差等於半波長奇數倍的空間各點,合振動振幅最小。
     只有波動才能產生干涉現象。在近代物理學中,微觀粒子的波粒二像性就是這樣被證實的..。
      據式(1-3),波程差等於零或者波長整數倍的空間各點,合振動的振幅最大。兩列波在這些點干涉相長。據式(1-4)在波程差等於半波長奇數倍的空間各點,合振動的振幅最小,稱兩列波在這些點,干涉相消。”  

二、光程差公式的推導

            只需要把波程差換成光程差,把加強和減弱換成明條紋和暗條紋,就可以了,
             Δ=n2r2-n1r1=kλ             (k=0、±1、±2······)      明紋          (1-5)
             Δ=n2r2-n1r1=(2k+1)λ/2              (k=0、±1、±2······)      暗紋          (1-6)
       對於不同的干涉情況,式中光程差的具體表達式可能不同,但是有一點卻是共同的,當光程差為λ/2  的偶數倍時,出現明紋,當光程差為λ/2  的奇數倍時,出現案紋。
               
                                (圖3)光的干涉實驗圖  
                
三,機械波沒有波長,所有含有波長的公式(包括波程差公式)都是錯誤的   

    (1)因為機械波沒有波長,所以,帶有波長的振動公式都是錯誤的。

        《機械波,沒有波長》。沒有波長,含有波長的簡諧運動公式就是錯誤的。之後推導的含有波長的公式,包括波程差公式都是錯誤的。


          (2)機械波的波速公式不對

        機械波的波速公式不對,波速是直線傳播的速度,而不是曲線傳播的速度。波速公式應該是u=s/t。沒有波長,含有波長的波速公式就是錯誤的。 不能利用波速公式使波動(振動)方程變換成含有波長的所謂等價波動方程。

四、水波干涉實驗證實:不存在波程差公式 


         ( 一)什麼叫合振幅?兩列波有幾個合振幅數值?一個。
           動物體離開平衡位置的最大距離叫振動的振幅。振幅在數值上等於最大位移的大小。 振幅是標量,單位用米或釐米表示。振幅描述了物體振動幅度的大小和振動的強弱。一列波只有一個振幅值——最大位移的值,而且是標量,不能是負值。。
        什麼叫合振幅?是兩列波的振幅疊加處的值。由於兩列波的分振幅的值A1、A2是固定的,而且是標量,所以,兩列波的合振幅A也是固定的。也就是說:合振幅也是標量,而且合振幅的值只有一個,就是A=A1+A2..,   既然合振幅只有一個值,所以,不存在合振幅最大、合振幅最小這些概念。  合振幅A只有一個固定值A=A1+A2,也不能有合振幅最小,其值為其他的數值都只能稱為合振動的數值。
         ‘合振幅’只有一個,其他的都只能是‘合振動量’。在波程差問題上,概念混亂。也可以說:波動派自己糊塗,把別人也都搞糊塗了,以便他們渾水摸魚,製造令人糊塗的錯誤理論。

       ( 二)沒有干涉相長的點      

      
           “合振幅最大,其值為A=A1+A2..,這些點稱為干涉相長的點”由於兩列波振幅固定,根據這個公式,合振幅A是一個固定的值,也就是說:干涉相長的各點的振動量是不變的——始終等於A=A1+A2..。  
          合振動的振幅等於分振動的振幅之和。既然振幅是標量,所以波的振幅就是波峰的最大高度,振幅:就是波峰的最高處離平衡位置的距離,而不該把波谷的位移也看做振幅,而且不該把波谷與波谷的疊加也看做干涉相長,因為這與公式A=A1+A2..不符,因為波谷的位移是負數,波谷的疊加不是標量,波谷與波谷的疊加值- A=-A1- A2,這不是標量,不能稱為合振幅。也就是說: 振幅就是波峰最高點,振幅就在波峰上,振幅所在地即:波峰所在地。 這表明:兩列波經過該點的時候,都形成了波峰,而且始終是波峰最高點。這就是加強始終加強的意思。       
        很明顯,a點不是波峰最高點(振幅)始終在此疊加,a點沒有加強始終加強。
         a點的振動量是一直在改變的,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1,在兩列波峰同時經過 a點的時候,這個時候可以稱為合振幅,合振幅=A=A1+A2..
       2,在兩列波的波谷同時a點的時候,這個時候只能稱為a點的振動量y=- A=-A1- A2,此值不能稱為合振幅。
      3,,波峰經過之後,波谷到來之前,這時是波峰波谷的中間地帶陸續經過 a點。此時的振動量一直從大到小的改變,公式應該是a點的振動量:y=y1+y2
        人們認為(圖1)中 點a‘ 加強始終加強’,是沒有搞明白一點:波形圖是瞬時圖,而每個波峰卻是一直運動的。(圖1)中,在某個時刻,波峰A和波峰B在a點形成加強,但是,波峰A和波峰B是要一直運動的。下一時刻, 當波峰A經過之後,波峰A與波谷D之間的波形就陸續經過a點、直到波谷D經過,這些由高到低的波形都要經過a點,另一列波的波峰也是如此,所以,a點的合振動不可能始終加強。即不存在干涉相長的點。
       (圖1)這個水波干涉實驗是人人都可以做的,這個實驗是人人都可以做的, 這個實驗可以證實:不存在干涉相長的點。 
 
     (三)沒有干涉相消的點
 
       (1)“合振幅最小”應該是“合振動量最小’
 
     “減弱始終減弱”什麼意思呢?按照現行教科書的公式來看,就是“合振幅最小的點,其值為這裡合振幅應該改為合振動。其公式應該是。由於大家一時不方便記憶,我們依然沿襲教科書的說法。          合振幅最小的點,其值為這個說法和公式很無厘頭,上面我們已經分析了,合振幅只有一個,而且,和振幅數值只能最大,怎麼有合振幅最小的點之說?所以,這裡不能稱為 合振幅最小’,只能是‘合振動量最小’, 在波程差問題上,波動論概念混亂。
   
         (2)干涉現象中,公式“”與公式“”互相矛盾
 
         振幅都是標量,是x軸以上的點疊加,公式 根本不是振幅疊加,而只是一列波的波峰與另一列波的波谷疊加。可是,存在這樣的點嗎?不存在,因為兩列波方向相同,頻率相同,如果波峰和波峰疊加的話,波谷也只能和波谷疊加,而不會一會波峰和波峰疊加,一會波谷和波峰疊加。所以, 按照干涉的定義,根本不能同時存在 和A=A1+A2這兩個公式。而為什麼這個圖可以存在這樣的兩個公式呢?這只能說明:這個圖不符合干涉的定義,這個圖根本不是波的干涉圖。波的干涉圖是什麼樣子的呢,見圖4。
                                  
                      (圖4)波的干涉應該是:兩列方向、頻率相同的波,疊加為一列波y
 
        (3)干涉實驗中,不存在公式表示的點
 
          如果按照干涉相消的點是指波峰與波谷交匯處,其值是公式  示, 那麼,在干涉實驗圖中, m點就是干涉相消的點。由於分振幅A1合A2固定,所以,所謂的合振幅 也必定是一個固定的數值。可是由干涉實驗圖看出:m點的振動量也是一直改變的,不但波峰和波谷經過該點,波峰A和波谷C之間波形也要經過該點,由高到低的整個波形都要經過m點,另一列波也是如此,所以,m點的振動量也是一直改變的,大致分為兩種情況:
        1,一列的波峰與另一列波的波谷同時經過m點的時候,這個時候合振動量
       2, 波峰經過之後,波谷到來之前,這時是波峰波谷的中間地帶陸續經過 m點。此時的振動量兩列波的振動量y1、y2一直在改變,公式應該是m點的振動量:y=y1+y2
         在任何一點,合振動量都不存在一個固定的數值。也就是說:不存在干涉相消的公式,也不存在振動量始終最小的點。
            綜上所述:無論按照公式 還 是振動量最小的說法,無論是這兩個說法合在一起還是分開,在干涉實驗中,都不存在干涉相消的點。
 
     (四)(圖1)是相干波??  不是      

          (圖1)不存在干涉相長、相消的點,所以(圖1)不是相干波。不能根據這個實驗得出波程差公式。或者說:根據這個實驗,不能得出波程差公式,那麼,波程差公式怎麼得出的呢?無法得出。或者只能說得出這個公式的人是沒有大腦的,有大腦也沒有正常思維。  
      (圖4)才應該是波的干涉實驗圖,但是這個圖也不存在干涉相消的點。詳細見《《按照‘波的干涉是簡諧運動的合成’,來分析波的干涉》。而且,根據(圖4),楊氏就無法類比得出光也是一種波的結論了,也無法套用波程差公式得出光程差公式了,也就沒有波動論了。
   
    (五)不存在波程差公式 

        物理公式如果與現實不符,就是錯誤的公式。現實中沒有干涉相長和干涉相消的點,怎麼有表示這些點的公式存在呢?無厘頭啊無厘頭。由於現實中不存在干涉相長和干涉相消的點,式(1-1)和式(1-2)、(1-3)和式(1-4)都是錯誤的。
          既然試驗中沒有形成干涉相長、干涉相消的點,那麼,(圖1)就不是相干波 , 而且,式(1-3)和式(1-4)這兩個公式是不能成立的。
        波程差公式(1-3)和式(1-4)不成立。
 
五,不存在光程差公式  
         波程差公式(1-3)和式(1-4)不成立,根據這兩個公式推導出光程差公式也是錯誤的。
           即使波程差公式不錯,也可以套用求光程差公式,也只能套出
           Δ =r?-r?=kλ            (k=0、±1、±2······)                   加強
          Δ=r?-r?=(2k+1)λ/2               (k=0、±1、±2······)       減弱
           楊氏推導波長就是用這兩個公式。
           怎麼套的出公式(1-5)(1-6)??(1-5)(1-6)是求薄膜干涉的公式。不知道怎麼套出的?胡亂套用也可以上教科書?大腦進漿糊了嗎?  
     
六,S1P、S2P是相干波??不是   
       
           
      (圖2)中的的兩列波S1p、S2p 是相干波?是的波 ?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嗎?,這可以直接從圖中看出來,S1、S2的方向並不相同,如(圖2)所以,它們不是相干波。  
           看(圖1),兩列波是從兩個波源發出的向四周擴散波紋,但是在(圖2),變成了兩道直線。波怎麼變成直線了呢?變成直線還是波嗎?這好像是由干涉實驗(圖3)的光線交叉倒推出來的圖形,是為了光波干涉做準備的圖形,這不是波的干涉,這是光的干涉——直線傳播的光線的交叉現象。
        而且這兩個圖都顯示:兩列波只有一個交點,而不是有很多交點。  
      (圖2)(圖3)都不是干涉現象。也就是說:機械波、光的干涉都與干涉的定義不符,都不存在干涉現象。                     
           
七:什麼叫波程差?兩列波有幾個波程差??
 
       (1)兩列波的波程差有幾個數值?一個  

         在(圖2)中,無論r?和 r?是直線還是曲線,r?和r?都只有一個固定數值,所以r?- r?只有一個值,怎麼會有公式(1-3)-r1=kλ (k=0、±1、±2······) 和‘波程差等於零或者波長整數倍的空間各點,合振動的振幅最大’之說?難道兩列波的波程差(-r1)可以同時等於0、λ、2λ、3λ?兩個固定的數值之差(-r1),還有無限多的值嗎?既然兩列波只有一個波程差,那麼‘波程差等於零或者波長整數倍的空間各點’,又怎麼講?
  
     (2)波程差只有一個數值,所以,波程差公式不成立
 
       根據(圖2),兩列波的波程差只有一個固定數值。對於兩列光波(光線)來說:兩個直線傳播的光線只有一個交點。也就是說,根據(圖3)的干涉實驗所示:兩列光波的波程差只有一個固定數值
      但是,根據 波程差公式:
      δ=r2-r1=kλ (k=0、±1、±2······) 加強
      δ=r2-r1=(2k+1)λ/2 (k=0、±1、±2······) 減弱
就有: δ=r2-r1=0=λ=2λ =- λ    ······
            δ=r2-r1=0=3/2λ=5/2λ=1/2λ  ······
         根據波程差公式,兩列波的波程差有很多數值。根據光程差公式光程差也有很多數值。
          波程差、光程差公式與波的干涉(圖2)、光的干涉(圖3)實驗不符,所以是錯誤的。    
  
   (3)綜上所述,有以下三個結論:
          a,  (圖2)是波的干涉現象,那麼,兩列波只有一個交點,所以, 波程差公式就是錯誤的。根據波程差公式推導的光程差公式也是錯誤的。
         如果(圖2)不是波的干涉現象,那麼,(圖3)也不是光的干涉現象,即:光也不存在干涉現象。
     b,    在光的干涉試驗中(圖3),兩條光波只有一個交叉點p,兩條光波沒有在很多點相交,所以,光的干涉不能套用波程差公式得出光程差公式。 根據楊氏的干涉實驗(圖3):不存在兩列光波(光線)會在很多點相交的情況。而光程差公式得出兩列光波(光線)有很多交點。與實驗不符的公式是錯誤的 ,所以,光程差公式是錯誤的。   


      c,‘圖’與‘公式’嚴重不符。 
          按照(圖2)(圖3)所示,兩列相干波只有一個交點,波程差公式不成立。光程差公式更不能成立。干涉公式的推導過程中,‘圖’與‘公式’嚴重不符,那麼,你在推理公式的時候,配這個圖形幹嘛呢?你公式都不是圖上顯示的這麼回事,你畫這個圖形想幹嘛?用圖形解釋問題,然後公式另行一套,這是什麼邏輯?波動論難道不需要自圓其說嗎?無法自圓其說的波動論為什麼可以成立?  

  八:沒有光程差公式,就沒有波長公式  
 
            光程差公式不存在,又如何用能夠用它推導出光波的波長公式?所以,波長公式也是錯誤的。根據波長公式計算出的紅光的波長、黃光的波長、波譜等等,都是胡言亂語。 沒有波長,沒有波譜,沒有光波,楊氏 也就不能確立波動論。

        實際上,《光根本不存在波長》。







                                                   摘自《揭開能量的神秘面紗》李青梅著
   作者聲明:任何國家、單位、個人,不得抄襲和翻印本書中觀點、文字及圖片,如需少量引用,須註明出處。用作教科書等商業用途及其它,須經作者書面同意,則追究法律責任

 



/////////////////////////////////////////////////////////////////////////////////////////////////////////////////////////////////

本文鏈接的文章都是簡體字,習慣看繁體字的朋友可以通過簡轉繁網站(网址http://cdict.info/convert/), 直接输入需要轉化的頁面的网址,就可以把簡體網頁整體轉化為繁體字網頁來查看。